English

牵动万人心

1998-08-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年二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栏目派记者跟随中国第十四次南极冰盖科考队深入南极冰盖500公里,使用移动通讯卫星可视电话系统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南极极限条件下到北京的双向实时传送,使中国观众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从屏幕上看到了南极的太阳。而后记者张军又制作了《出入冰雪地带》一片,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为此,中央电视台研究室日前特邀有关专家、学者、主创人员就这一系列节目进行探讨。

李院生(中国第十四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队长):我们现在正处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世纪之交,大家都关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环境、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南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但是南极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南极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对全球气候是一个有效的指示器,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监测和研究的价值。其次,南极的冰盖平均厚度为2000多米,最厚处可达4000多米。冰盖下面记录了地球几十万年以来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解剖,特别是对200年来工业社会里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的解剖,我们将认识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自然规律及人类的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可以得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江总书记在谈到我国科学研究的时候有过一段很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在科学发展上,在世界科学的研究方面,中国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国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南极的研究上,通过南极冰盖这样一个自然档案库和气候指示器,我们将有所为,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人类作出我们中国人的贡献。

李树声(中央电视台海外技术部主任):对于我们电视工作者来说,两地的双向现场直播,除了南极以外,现在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南极比较特殊,因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所以很多设备带不过去。另外,南极纬度高,电视卫星也无法覆盖。这一次南极科考的双向实时传送,得益于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通讯技术在国际移动卫星领域的运用,同时也得益于高新技术在广大的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由于这两个应用,这次南极科考工作的双向实时传送得以实现。

王广令(中央电视台海外专题部副主任,《中国报道》栏目制片人):我们的想法就是如何用最快的方式把南极科考活动通过电视手段发布出去,我们一步步做,从不可能到可能,一直到最后把这个节目播出。这个节目播出后,收到很多的观众反馈,特别是海外的观众。当时在传送现场,看到南极传回来的图像,很多同志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个实时双向传送就是我们追求的实实在在的报道记录。

张军(第十四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队员,中央电视台记者):此次行动的折返点,是迄今为止我国作为国家组织科学考察到达的地球最南端。我们对此进行了实时双向传送的报道。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元宵之夜,让观众看到了南极夜晚灿烂的太阳。在电视屏幕上展现了“日月同辉”、“咫尺天涯共此时”的壮观场景,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对话,科学与新闻的对话,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尤其在海外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作为电视记者,责任就是用我们的摄像机带着观众到达我们中国人能到达的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个责任对于我来说更是光荣而神圣的。

董鑫(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栏目编导):从人类的传播活动来看,在印刷传播阶段和广播传播阶段,都无法进行双向交流。只有进入电视数字传送阶段,利用交换功能才能使传送双方实现真正意义上视听的开放关系。双向实时传送,观众将自觉改变被动的状态,他们不再按照记者和主持人的安排,而是通过前方记者的拍摄采访和后方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事件本身的发展,以及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将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以至多方交流,使得在视听空间的时空关系纵横交叉,在观众的心理空间形成立体轨迹,充分有效地发挥电视媒体的综合优势。

吴明训(中央电视台海外专题部主任):南极科学考察这个活动历来是新闻报道十分关注的,这次活动如果能够实时双向传送,让观众看到在南极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最好的。也就是说用现在进行时来报道南极科考活动,历来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过去南极科考都是在现场拍摄,几个月以后回来再进行编辑,再播出,这时新闻已经成为旧闻。也就是说,观众没法看到当时现场发生的事情。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不断提高,条件已经具备,虽然目前这套设备在播出上还有它的缺点,但是它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我们还是决定把这套设备带到南极。播出节目的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好的。

张家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大家会问,为什么我们不用电视卫星来传送这个节目,那不是更好吗?但这要付出很大代价。而可视电话的标准只要求传一个比较清晰的图像就可以了,这是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至于将来能不能达到我们现在一般图像的清晰程度,从技术发展前途看,还是非常乐观的。重要的是,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在今天实现了南极到北京的实时双向传送,这个意义非常深远。

黄式宪(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从传播学的意义上讲,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行动、一个创意、一个制作是一个典范。传播就是要快。今天我们就在同时看到了南极的科学考察和南极的太阳。南极是一个神秘、遥远、陌生、孤独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实现这样一个传送,体现了我们中国电视节目的一种现代精神。北京到南极有13000公里,这么遥远的距离我们可以把当时的信号传送到北京,这不仅仅对国内观众,更主要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在媒体上的成就。尽管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由于技术条件还没有那么好,画面比较粗糙,但还是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带来了视觉冲击力,这就是传播与科学巧妙融合的结果,所以远远超过我们欣赏一部电视剧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中国年轻的电视工作者已经走到了现代文明的前沿。

苗棣(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这次报道充分反映出中央电视台作为大国中心电视台的现代媒介意识。对南极考察的报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充分利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完成了具有电视特性的传播。中央电视台对人类发展的重大环境课题一直给予很高的重视。北极科考、南极科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类自身大环境的考察、探索和保护,在这个问题上,中央电视台很敏锐地关注着这样的大事件。这次成功地在极限条件下实现了南极到北京的实时传播,发回的报道更贴近观众,给人以更可信、动人的感觉,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一般观众对南极以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的了解。如果不是电视的媒介作用,只通过印刷媒介,大概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